马来西亚非华族海军送孩子上华小 华语职场受宠
大马《星洲日报》报道,根据红土坎本律平民华小近三年来的学生人数统计,非华族与华族学生各占约一半,今年学生总人数322人,华族学生有167人(51.87%),非华族学生155人(48.13%)。
若根据班级统计与比较,一至三年级的非华族学生已过半,四至六年级则还是以华族学生居多,显示华小越来越受非华族家长欢迎。
砂拉越比达友族祖哈比拉是海军人员,他说,他将四名孩子送入华小就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,一是让孩子掌握多一种语言,好让他们未来在职场上更有竞争力;二是让孩子从小接触不同文化以培养孩子的世界观,以便孩子懂得尊重不同文化。
“我朋友的一名孩子最近大学毕业,去一家跨国企业应征,公司高层人员第一个问题就是问懂不懂说华语,接着才问毕业自哪一所大学。我朋友的孩子毕业自华小,结果成功被录取。这事证明我将孩子送入华小是正确的。”
他说,他的四名孩子都可说流利的华语,也能说马来语及英语,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。“四名孩子中,最大的已读大学,第二和第三的就读天定国民型中学,还继续学习中文,最小的孩子在平民华小念四年级,孩子们在相处时,习惯用英语或华语交谈。
“我没想到的是,把孩子送入华小就读的另一个好处是,我和太太也听懂华语了。”
另一名砂拉越伊班族西迪也是海军人员,他说,他育有三名孩子,年长的两个就读国民小学(马来文小学),最近从朋友处知道华小的好处,以及了解到学华语的价值后,决定将最小的孩子送入平民华小。他说在职场上,如果懂得华语及英语,就具备优势。
平民华小家协主席谢崇棕、校友会主席郑善材及副董事长刘东源在受访时表示,非华族学生都能习惯华小的学习环境,除了与华族同学打成一片,非华族学生的家长也非常配合,尤其在学校举办活动时,比起华族家长,他们的出席率高,也非常乐意协助。
谢崇棕说,校方为了帮助非华族学生提升华语水平,特地在课后开办华语补习班;郑善材说,该校教师在教学上双语并用,加强学生的学习进度。